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关于制定《辽宁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的议案 (第1431591号)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
  • 编辑:生态环境厅办公室信息
  • 来源:
[ 打印 ]

SourceURL:file:///home/thtf/桌面/word版/人大/1591.doc

 [B1]

[同意公开]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辽环202546                                                                           签发人:许海军

对省十届人大次会议

关于制定《辽宁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的议案

(第1431591号)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制定《辽宁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议案收悉,感谢您对生态环境教育方面的关注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条例》的制定,有利于提升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深入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具体实践。但综合考虑全国及我省生态环境教育的实际状况,总体认为我省制定该条例的时机尚不成熟。

一、我省生态环境教育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通过政策推动、课程改革、实践基地建设以及社会活动等多方面举措,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辽宁省教育厅于2025年3月印发《辽宁省教育厅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计划》,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教育系统师生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全面推进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助力“美丽辽宁”建设,辽宁省生态环境教育已形成“政策引导+课程改革+实践体验+社会参与”的多维模式。

(二)有序推动环保设施开放工作。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按照深入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要求,以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作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繁荣生态文化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提升设施开放品质,打造“沉浸式”环保教育课堂。

(三)以“六五环境日”为平台,浓厚教育宣传氛围连续多年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通过多元化宣传教育方式推动了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实现了宣传教育广度与深度的双重突破,为生态文明建设凝聚了更广泛的社会共识。2022年6月5日,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活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讲话。国家级、主要媒体,围绕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治理典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文明创建等主题,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就、经验做法及措施推出新闻、专题等系列报道起到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四)以核安全教育为契机,加强教育宣传。今年4月份,我厅紧扣“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开展了核安全系列宣传教育活动。4月15日,在徐大堡核电基地承办生态环境部2025年“4·15”国家安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宣传教育主场活动分会场,同步启动我省主场活动。20余位在辽全国、省、市、县人大代表组成视察团走进核电,了解社会重点关切。邀请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副司长罗建军、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分别在大连市委党校、省委党校辽宁振兴大讲堂作专题报告。组织开展核安全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三进”活动。通过“全域覆盖+主场活动+专题宣讲+基层实践”的立体化模式,在全省14个地市、百余家省市县机关单位、17个乡镇展开,直接受众超万人次,线上宣传覆盖超十万人次。

二、立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一)上位法未正式出台。2025年4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中提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以下简称《法典》)还未正式出台。待《法典》正式出台后,制定我省《条例》效果更佳。且目前只有少数省市出台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

(二)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生态环境教育经费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缺乏社会捐赠、企业资助、专项基金等多元化的筹集渠道,一旦政府资金支持不足,就容易出现经费难保障的情况。

(三)现有的生态环境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基本能满足需求。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等法律和政策文件已包含环境教育相关内容

三、下步打算

我国天津市、河北省、广东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台了环境教育立法,这些地方的探索为我省制定《条例》提供了借鉴经验,我省已基本形成特色分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环境教育体系,下步,我厅将持续跟踪关注上位法动态,深入调研相关省份立法效能,推动立法准备的相关工作,待立法条件成熟时,将立即启动立法程序,并第一时间反馈进展情况。

人:杨大周

  联系方式:15142065580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2025523

抄送: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省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