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部分国控重点污染源专项整治阶段情况

[ 打印 ]
来源: 时间:2007年07月01日



     6月5日上午,在第35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省政府召开了国控重点污染源专项整治情况通报会,向社会通报了连续3个季度超标排放的32家国控重点污染源专项整治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通报指出:开展部分国控重点污染源超标排污专项整治工作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绝大企业多数态度端正,整改积极,行动迅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加快了企业治污减排的进程。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分公司、鞍钢集团等6家企业,通过关停、限产减排、优化工艺、加强末端治理等措施,部分单位现已实现达标排放。预计全年就可减排COD 5000余吨,减排废水2000万吨左右。二是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到目前,仅庆阳化工等六家企业就争取到上级投入4.35亿元、自筹资金1.2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极大的增强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后劲。
三是彰显了环保法律法规的法律威严。在32家企业中,建议当地政府对3家企业予以关停;责令5家企业停产治理;责令21家企业限期治理;决定对治理成效显著、已实现达标排放的3家企业免予行政处罚。总计处罚告知额346万元,核定排污费追缴额3633.7万元,环保法律法规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落实。
同时指出: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要不论企业大小、不看企业性质,坚决做到严查不留死角、曝光不留情面、整改不留尾巴、处罚不留余地,继续加大污染整治力度,确保做到三个到位:一要做到整治到位。各企业要做到资金落实、技术落实、工期落实,做到周报情况,月报进度,兑现承诺。二要做到监管到位。要进一步加大暗查频次,加强日常监管;要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实施实时数据监控;要做到关口前移,严格项目审批,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三要做到责任追究到位。各级政府要履行减排的主体责任,做到令行禁止。对执法犯法、玩忽职守、行政不作为的地区、单位、个人,追究行政责任。   
通报中还指出,专项整治、治污减排坚决不手软、不懈怠对这32家长期超标排污企业,逾期不能完成治理任务、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省局将坚决实施企业项目限批,并将违法事实送达人民银行,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确保实现减排目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