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一项改革推动入海河流总氮浓度较二〇二〇年下降百分之二十三点七——
分管变共治 水质更优质
本报记者 陈博雅
天空湛蓝,海浪悠悠,阳光透过云层,将海面染成一片金黄。在大连长兴岛海滨浴场,不少游客赤脚踩在柔软的沙滩上,准备来一场清凉的海水浴。这片坐落在大连市复州湾西南部的近岸海域,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天好、景好,最重要的是水好。”游客纷纷道出此处海滨浴场受欢迎的原因。
水好,海洋治理是关键。复州湾的水质好,主要表现在海水中的无机氮浓度较低。入海河流总氮治理,是复州湾降低无机氮浓度、提升水质类别的重要一环。
“这里的红色标记点是复州湾海水水质监测点,右边是一家肉鸡畜禽养殖场。”大连市瓦房店(长兴岛经济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宋大伟指着复州湾卫星地图介绍,以前养殖场产生的污水统一外运还田处理,但污水经雨水冲刷后,容易随着地表水一同流入复州河,导致河流总氮浓度上升。如今,通过自建污水处理站,养殖场可自行处理产生的污水,处理后的废水可重复利用,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入河,降低复州河总氮浓度。
作为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中的关键,入海河流总氮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七部委印发《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沿海城市辖区内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浓度较2020年实现负增长。
“从前,我们的重点放在海洋治理本身,也就是治理海洋只抓海洋,事实证明这样的办法行不通。”省生态环境厅一级调研员李金龙告诉记者,2022年,我省入海河流总氮治理总体成效还不明显,距离目标任务有很大差距。
改变,从去年开始。数据显示:去年我省沿渤海城市辖区内8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浓度较2020年下降23.7%。一次改革,推动我省入海河流总氮治理工作向前迈出一大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海洋污染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通过追根溯源,我省确定主要总氮污染源分别为畜禽养殖粪污、农用化肥、城镇污水等,其中畜禽养殖粪污占比为60%,整治工作迫在眉睫。
治海先治陆。聚焦“只管海洋,不抓陆源”问题,我省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由分管变共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强力推进沿岸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对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氮提标改造,将出水浓度由污水排放标准的15mg/L提升至10mg/L。同时,精准编制8条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总氮治理方案,推进入河入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累计排查和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近2万个。
攻坚任务重,改革决心足。在完善入海河流总氮治理制度体系方面,我省将入海河流总氮指标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体系,印发《全省近岸海域水质提升工作方案》,将全省64条国控河流和30条省控河流纳入治理范围,将沿海6个城市治理任务拓展到内陆8个城市,立足建立健全从山顶到海洋责任共担、合作共治的区域联动机制,从根本上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成绩来之不易,更应巩固提升。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河流断面水质激励补偿办法》,将总氮指标纳入激励补偿范围,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入海河流总氮治理制度体系。此外,我省还强化汛期污染治理,着力解决“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问题。开展河湖长制专项督查、黑臭水体整治、海水养殖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发力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当前,入海河流总氮治理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省生态环境厅正持续深入推进入海河流总氮治理的各项重点任务,在海洋垃圾污染防治、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上实现新的突破,为2025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为美丽辽宁建设增添一抹亮丽的“海洋蓝”。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