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及《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加强成果应用,及时总结推广,经筛选,现将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管控成果应用典型案例发布如下。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典型案例
——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准入要求引导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一、案例概况
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以创建“沈阳国家中心城市新地标、新时代产城融合发展典范”为目标,着力打造“世界级汽车制造中心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森林城市建设新展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园区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标尺”,实施精准管控、优化布局、分类施治,探索减污降碳协同路径。2023年底,园区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二、亮点做法
(一)围绕园区产业特征,实施精准管控。
沈阳市将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划定为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围绕园区产业特征制定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明底线、划边框”作用。在空间布局方面,强调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保障产业集聚发展,严控“两高一低”项目上马;在污染防治方面,围绕VOCs特征污染物,要求涉VOCs企业“一厂一策”中制定污染治理设施台账,增加活性炭更换二维码内容;在风险防控方面,要求落实地块污染调查并高度关注地块安全利用,避免环境风险;在资源利用方面,新增落实碳达峰、减污降碳政策的相关要求。
(二)科学运用分区管控成果,优化环评审批服务。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大东工厂NEX涂装车间水性废溶剂回收利用项目选址位于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重点管控单元,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应用全市“三线一单”空间管控系统,核对污染物排放和环境风险管控准入要求,对该项目进行综合研判和评估,尤其关注VOCs污染治理设施情况和风险防控措施。通过科学评估,该项目的水性废溶剂回收利用工程具有显著的减污降碳成效,确定项目可享受即来即办政策,同步开展排污许可并联审批,在一个即来即办项目审批周期内完成“1+2”次(1次建设项目环评审批+2次排污许可审批)生态环境行政许可审批。
(三)优化分区管控配置,奠定绿色低碳基础。
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持续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根据园区内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资源禀赋以及发展需求,将园区划分为核心产业区、生态缓冲区、配套服务区,分类采取针对性的污染防治策略,推动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程措施。
核心产业区鼓励企业之间构建产业共生网络,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边角废料供应给相关的回收加工企业进行再制造,形成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推广中水回用技术,将处理达标的中水回用于园区内部分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生产环节及绿化灌溉。生态缓冲区收集雨水用于自身植被浇灌,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配套服务区加强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建设智能垃圾分类设施,提高可回收物的回收率,促进园区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三、应用成效与启示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推行以来,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落实生态环境准入要求,深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积极探索减污降碳协同路径,2023年底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试点。
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中,园区重点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应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引导科技转型升级、资源节约利用、环境负荷降低的绿色产业发展的指挥棒。引导减污降碳协同发展过程中,高度关注产业链特征,发挥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强化产业链绿色发展意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的制定与园区管理深度融合,通过识别环境敏感区、识别环境制约因素、识别环境污染要素,引导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