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全面启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推进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积极开展农业绿色生产行动
一是充分发挥供销农资供应主渠道的作用,从供应和技术服务两个方面参与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以市属农资企业为龙头,联合农资类开放办社企业,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扩大有机肥、水溶肥、缓释肥等新型增效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采购供应,提升供应占比,实现投入品减量化。
二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探索种、肥、药一体化经营,为农户开展“测土配方”“套餐方案”“设计产品定制”等方式的“精准化”服务,形成作物施肥全程技术解决方案。
三是开展农技培训,组织沈阳市科协、新民市科协、沈阳农业大学、新洋丰公司,联合开展“零费用、零时差、零距离、零门槛”的“四零”服务。经过多方努力,实现本年度1-2月份涉农区水溶肥、有机肥销售量1.08万吨,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17.76万亩次。
推进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
一是制定实施计划,有序推进各项任务实施。重点梳理系统再生资源和农资服务网络,前往宋氏集团、沈阳振宏等开放办社再生资源企业开展技术研讨,探索依托供销优势服务网络联合系统及其它市场主体开展联合合作,促使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
二是确立废旧农膜回收试点,计划在苏家屯区、新民市建设5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示范区,回收对象为废旧加厚高强度农膜。在法库县建设10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区,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适宜性评价。
下一步,沈阳市将围绕巩固、拓展、提升再生资源业务,争取政策支持,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废弃物处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