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讯 牢固树立“环保优先”、“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环保水平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理念,争创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这在辽河油田公司已形成共识。不久前,公司下属的欢喜岭采油厂获得“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殊荣,成为迄今为止辽宁省同时获此荣誉的两家企业之一。
曾为我国第三大油田的辽河油田,地处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等九河下梢,毗邻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环境非常敏感。辽河油田公司作为资源型企业,尤其是作为全国最大的稠油和高凝油生产基地,其原油的开采需要热力相助,能耗是一般开采的2~3倍,这给油田的环保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为此,辽河油田公司建立了公司、二级单位、作业区及基层班站四级环保管理网络,有力地推动了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他们还修订了油田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奖惩办法》、《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实施细则》、《清洁生产实施细则》和《污染事故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实现企业环保工作有章可循。公司每年拿出100万元环保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在环保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2006年,公司还开展了“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截至目前,辽河油田所有工业污染均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主要生产单位于2004年全部通过清洁生产审计,为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辽河油田在稠油热采生产中,每天有近6万立方米的伴生污水,传统的方法只能回注废油层,既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又增加了回注成本。为攻克这一技术难题,辽河油田研究成功了“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并建成了4个污水处理中心,处理能力达到每天4.3万立方米,实现了采油污水的循环利用,每年还减少回注用电6300万千瓦时。他们力争在2008年全部实现采油污水回用。
此外,辽河油田公司还把科技进步作为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利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针对油田每年因加热开采烧掉原油超过100万吨的现实,公司开展了节约和替换原油为主体的燃料结构调整项目攻关,并提出“十一五”要结束烧原油的历史,2006年已实现替换油13万吨;油田每年约产生20万立方米的钻井废弃泥浆,经过无数次的技术攻关,目前公司的钻井废弃泥浆已实现100%无害化处理。油田每年还产生含油污泥约3万立方米,已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危险废物名录,公司现已建成11座油泥处理厂,年设计处理能力为5万立方米,不仅实现了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油田过去对超稠油均采用汽车拉运的方式,运输成本高、管理难度大、运输环节易形成污染等问题,公司现采用超稠油管道密闭输送,既降低3/4的运输成本,又彻底消除了运输环节的污染。
辽河油田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多年的工作实践让公司深刻认识到,做好环保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公司作为国有骨干企业,不仅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切实履行好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更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辽河油田公司将努力创建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