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比武练兵”如火如荼,多点突破带动水平提升

[ 打印 ]
来源: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时间:2025年11月11日

按照省中心年初确定的能力提升专项活动方案,省生态环境监测比武练兵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省中心及14个分支机构以练硬功、强本领、促提升为目标,聚焦生态环境监测12项专业赛道,瞄准技术薄弱环节,面向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练兵和比武活动。2025年时间过半,各专业赛道把技术练兵与工作推进、日常训练与集中比武有机结合,截至目前,比武练兵累计参与人数达到1262人,同步开展各类培训43场,组织随堂考核7次,切实推动全省各业务领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提升。

多领域培训扎实开展,实现理论实操双提升

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技术领域:编印《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技术培训材料汇编》,组织省中心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开展系统培训与自主学习,确保相关人员精准掌握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要点、流程规范与最新要求。为高质量推进监测标准制修订工作筑牢技术根基。

空气质量预报技术领域:采用线上+实训模式,完成2期全省预报员线上培训及3轮新晋预报员跟班实训,覆盖所有预报岗位人员;周回顾会商参与范围由城市群区域中心扩大至14个城市,预报员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领域:注重理论+操作结合,开展8次专题培训与1次系统培训,覆盖400人次,涵盖全部大气自动监测领域;推行联合运维机制,省中心和分支机构人员每周进站实操,基层运维质量检查能力整体提升。

水环境自动监测技术领域:开展2次全省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理论培训,围绕水质自动监测运维管理技术要点开展理论学习,同时开展水质自动监测运维实操训练,有效提升水环境自动运维工作质量。

实验分析技术领域:聚焦饮用水安全,针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专项调查举办2期培训,培训紧扣土臭素、2-甲基异莰醇和全氟化合物等特征污染物的分析技术难点,同时组织随堂测试,以学测结合的模式检验培训成效。培训累计覆盖省中心及14个分支机构共86人次,通过练兵活动补齐了饮用水特征污染物分析技术短板,持续增强全省集中式饮用水分析测试能力。

实战化演练深入推进,核心能力得到再强化

应急监测技术领域:采用集中+一对一模式,开展7次培训,覆盖160余人,切实强化参训人员对相关装备的规范操作技能与应急处置能力;在锦州和沈阳区域中心组织实战化应急监测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人员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响应速度及操作熟练度。

污染源监测能力技术领域:采用仪器操作培训+现场实景教学深度融合模式,提升监测人员掌握设备调试、参数校准、故障排查等基础技能,引导监测人员在模拟复杂工况、多变现场条件下开展实操演练,切实实现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全方位提升我省污染源监测的专业技术能力。

水生生物及水质微生物监测技术领域:开展水生态和微生物理论培训,并通过现场实操不断强化监测技术人员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完成水生生物现场采样实践及样品鉴定技能评比,组织监测技术人员进行微生物质控盲样考核,着力夯实采样与分析基石。

综合能力建设同步发力,体系化提升成效显现

空气质量综合分析技术领域:借智引智,邀请专家授课并进行案例分享;组织14个驻市分支机构开展2024年度空气质量综合分析报告编制工作,整合运用多维度数据强化污染溯源分析,全面提升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分析的科学性与结论的精准性,切实筑牢报告质量根基。

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技术领域:邀请总站专家指导,完成2025年综合分析培训及2024年度报告书交叉互审,组织2025年一、二季度入海河流水环境质量会商会,推动综合分析业务转型升级,报告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显著增强。

质量管理技术领域:举办质量管理技术培训,夯实参训人员专业基础;下发学习资料,组织质量管理人员自主学习;组织全省质量管理技术人员交叉检查,将理论知识应用现场检查实践,助力全省质量管理人员技能提升。

政务信息写作技术领域:完成政务信息比武练兵方案编制;设6类征稿模块,上半年累计在公众号上发布信息80余篇、在杂志刊载稿件110篇;借官网审核模块纠错,修正表述偏差、优化内容逻辑,精准传递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动态与成效亮点,切实强化生态环境工作宣传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此次比武练兵活动激发了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人员的学习热情与进取精神,为打造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监测队伍奠定坚实基础,将进一步提升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整体水平,为全面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战提供更加有力的监测支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