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兴趣 弘扬科学精神——大连中心举办大学生科普研学公众开放活动

[ 打印 ]
来源:大连中心 时间:2023年09月22日

近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此次科普日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大连中心以全国科普日为契机,组织了一次专门面向大学生的公众开放科普活动。

刚接到科普日期间大学生参观需求时,工作人员有些一筹莫展。此前,大连中心举办过多次面向大学生的公众开放,而科普活动则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通常以有趣的互动实验、幽默的科普动画、精彩的竞猜抽奖为载体,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而相比其他群体,大学生科学素养较高,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要把科普做到大学生心里去,并非易事。那么,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科普?如何给大学生做好科普?

大连中心公众开放活动素有“私人订制”的特点。通过与带队老师深入沟通,工作人员了解到,此次来参观的是食品专业的大二学生,暂未上过专业课,希望多了解一些实验室知识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为此,大连中心制订了大学生专属的“科普研学+公众开放计划”:一是利用学科交叉,设置生物实验科普——展示无菌操作间、水生态监测过程和指示物种标本;二是针对学生需求,侧重实验室知识科普——介绍GC-MS等大型分析仪器,详细讲解顶空气相色谱法原理,并适时介绍实验室质量体系、安全管理知识和常用的应急处置步骤;三是激发创新兴趣,增加创新成果科普——利用大连中心省级“创新工作室”阵地,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创新成果、前沿领域以及环境监测标准的制修订情况;四是弘扬科学精神,引入环保大数据——普及环境质量报告书、环境状况公报相关知识,让数据说话。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来自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三个班级的85名同学走进大连中心,兵分三路轮流参观了生物实验室、中心分析实验室、大气综合观测站,学习了监测科普知识和实验室安全知识,并听取了《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监测科研知识讲座。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有何关联”“何为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如何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等内容,落脚于如何以自立自强的高水平科技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同学们时而专注倾听,时而奋笔疾书,兴致盎然,满载而归。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公众开放是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传播新发展理念的窗口,也是弘扬科学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此次活动,大连中心积极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多方位宣传展示了新时代以来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生动实践。今后,大连中心将继续利用公众开放阵地,普及生态文明相关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团结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凝聚踔厉奋发新生力量。

附件: